改革开放30年以来,我国经
济有了巨大的发展。钢产量从1979年的3178万吨提高到2009年的5.6亿吨,增加了17.6倍。近几年来,我国在
大型焊接钢结构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,有的已成为世界第一。例如,世界关
注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,其水电
站的水轮机转轮直径为10.7m,高5.4m,重达440吨,为世界最大、最重的
不锈钢焊接转轮。其中,电动机定子座直径为22m,高6m,重832吨,是在我
国焊接的最大钢结构机座;蜗壳进水口直径为12.4m,总重量750吨,为世界最大、最重的焊接蜗壳。
西气东
输工程的天然气管线,全长约4300km,其中涉
及到大量的螺旋管焊接和直缝管焊接。这是我
国铺设的第一条高强度钢的长距离管线,并且在
铺设中大量使用了自动化焊接设备。
在桥梁
和高层建筑方面,焊接结
构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“世界第一拱桥”——上海卢浦大桥,全长3900m,跨度550m,为世界
跨度最大的全焊钢结构拱桥,用3.4万吨厚度为30-100mm的细晶粒钢焊接而成。上海的
金茂大厦是我国最高的摩天大楼,采用焊接钢结构框架,共有88层,高420m。
我国的
造船业在过去的2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,从1995年起我
国造船首次超过实力雄厚的德国,成为继日本、韩国之
后的世界第三造船国。中国造
船工业加速发展,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。2007年中国
船舶工业新接订单9845万载重吨,占到国
际市场近一半的份额,超过了韩国,首次晋升为全球第一,成为名
副其实的造船大国。
在铝合
金及其他合金焊接方面的成就集中体现在航空航天工业产品的发展。“神舟”载人飞
船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燃料箱,都是全
焊接的铝合金结构。
上述的
一些大型结构例子都是我国近年来焊接的最大、最新的
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产品。它们的
制造成功表明我国电焊机水平和焊接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,电焊机
及其焊接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。
|